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办公室文件
索引号: 014309260/2007-00006 信息分类: 政府办公室文件,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其他,其他
发布机构: 灌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日期: 2007-03-28
文号: 灌政办发〔2007〕20号 关键字:
内容概述:

关于印发《灌南县2007年城乡环境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

浏览次数:  字体:[ ]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各园区,驻灌部省市属单位: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县城乡环境建设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协调配套、整体联动,全面提升城镇品位,改善城乡环境,全力打造新灌南,根据县政府第26次常务会精神,现就全县2O07年城乡环境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全县城乡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今年是灌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跨跃之年,也是城乡建设超常发展的大跨跃之年,更是城乡环境建设乘势而上的大跨跃之年。今年又恰逢全省上下按照省委李源潮书记提出的“江苏大地必须干干净净迎奥运”的要求,全面开展以“干干净净迎奥运”为主题的城乡环境大整治。因此,全县上下必须高度重视城乡环境建设,主动把我县的城乡环境建设融入到全省城乡环境大整治的格局中“宅”疗。认识到环境就是人居质量,环境就是城镇形象,环境就是在’二会生产力,把今年作为“城乡环境建设跨跃年”,将城乡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等重视、同步规划、同时推进、同样考核,确保全县城乡环境建设与基础建设齐头并进、协调联动。
    二、明确城乡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目标定位,大力度推进,实行行业管理和全民参与相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面上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公共投入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治理焦点、扩大靓点,全力建设环境舒适、洁净优美、规范有序的新灌南。
    目标任务主要是“一二三四五”:“一”就是全年投入1亿元,实施一批环境建设基础设施项目,将环境建设向纵深推进:“二”就是突破两个重点工程,建成无害化垃圾填埋场,启动建设城东污水处理厂;“三”就是实现“三个全覆盖”,即城管新老城区全覆盖,亮化新老城区全覆盖,垃圾收集城乡全覆盖;“四”就是破解环境整治长效化、交通秩序规范化、垃圾处理集中化和县乡干道两侧绿化四个工作难点;“五”就是全面启动五个景观建设项目,即周口河风光带项目、悦来河风光带项目、盐河风光带项目、人民西路景观改造项目和五龙口湿地生态园项目。
 在县城环境建设上,重点实施“六大工程”,全面提升城市
品位:
一是素质工程。把提高市民素质作为改善城市秩序、提升城市品位、加强城市管理的重要手段和首要任务,紧抓不放,务求实效。县宣传、城管、公安、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要针对不同的工作对象,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和多种活动反复宣传、贯彻《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江苏省城市容貌标准》、《江苏省城市环境卫生服务质量标准》和《灌南县城区环境建设长效管理规定》等城区环境建设规章制度,广泛开展“树文明新风,做文明市民”的主题活动,大力弘扬讲文明、讲卫生的社会新风尚,全面提升市民素质。
二是洁净工程。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快无害化垃圾填埋场和垃圾转运站建设,逐步构建全县“组保洁、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今年内要做好组保洁,村集中填埋的工作,每村均需选择卜3个废沟塘,作为垃圾填埋点,做到垃圾日清日埋。全面排查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责任盲区,落实责任单位,制定整治标准,限期整改到位。出台河道和沟塘保洁规定,努力治理悦来河、盐河、周口河的水质和环境卫生。建设局房管处牵头,新安镇配合,综合推进,切实解决小区物管问题。全面整治影响市容的残墙断壁、。建筑物和构筑物,为陈旧建筑“穿衣戴帽”,对有条件的建筑塞施楼顶“平改坡”。
    三是绿化工程。围绕“亲水融绿”的城市定位,以提高密度、提升档次为目标,以周口河、悦来河、盐河风光带建设和道路、小区绿化为重点,突出主干道绿化,突出沿街单位破墙透绿,高端规划,分步实施,严格管理,不断扩大绿化规模,提高绿化水平。
    四是亮化工程。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理顺路灯管理体制,实施城区亮化综合设计和建设,加快推进“夜灌南”建设。对城区主要道路及重要建筑进行灯光夜景照明综合设计,增设轮廓灯、地灯和射灯,对有条件的建筑物实施“内光外透”工程。上半年完成新老城区主干道亮化全覆盖,实现县直单位和重点商户亮化精品化。按照新颖化、个性化的要求推进海西公园、人民桥和“三河风光带”的亮化建设。
    五是畅通工程。加快停车场和公交车站建设,尽快实现城乡公交分离。减少和控制城区主干道隔离设施开口数量,提高快车道通行效率。禁止城区电动三轮车载客载货通行,严格控制人力三轮车数量和行驶路线。坚决清除马路摊点、流动摊贩、店外经营、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堆乱占和乱搭乱建等。科学设置交通警示标志,完成新增主干道和交通要道口的红绿灯安装。加强城区交通管理,严管重罚,强行入轨,切实规范城区交通秩序。
    六是管线改造工程。按照新城区杆线(不含高压电线)全部入地、老城区杆线加快入地速度的原则,以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天然气管网工程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新城区下水管道网络,对老城区空中架设的各类杆线与下水管道一起规划、共同施工,避免重复开挖,彻底解决老城区下水管道问题,努力实现城市立体空间的净化美化。
在镇村环境建设上,强力推进“六化’’建设,努力改善镇村形象:
一是城管统筹化。全面推进全县城管城乡统筹,实现城管城乡联动。各乡镇以城建所为主体,成立城管中队,接受县城管局、建设局和乡镇政府的领导,努力实现镇区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二是垃圾收运一体化。采取集体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法,启动乡镇垃圾填埋场建设,建立乡村专业保洁队伍或民办保洁队伍,年内实现组收集、村填埋的目标。逐步实现垃圾处理规范化、一体化、无害化,达到无暴露垃圾、无水面漂浮物、无污水横流。
    三是道路硬化。对村内道路和到户道路分类、分期整治和硬化,修复破损路面,实现路面硬化、路旁绿化。
    四是沟塘净化。在去年整治基础上,对沟河池塘进行长效整治,及时清淤、清障和贯通,建立并实施水面动态保洁责任制,全面提高水体功能,水质达到IV类以上标准。
    五是庭院美化。实施以清土堆、清粪堆、清草堆和改气、改厕、改圈、绿化的“三清三改一绿”活动,全面整治群众生活环境。扎实开展“卫生文明户”等评比活动,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提高参与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是组织机构网络化。创新工作思路,引入市场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乡村两级环境建设组织网络,乡镇达到“五有”,即管理有队伍、保洁有设施、经费有保障、办公有场所、考核有制度;村级确保有“四员”,即河道保洁员、村庄清洁员、垃圾清运员、道路维护员。
三、落实关键措施,强力推进城乡环境大跨越
1、要狠抓组织领导。把城乡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常态化工作,摆在全县全面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长期抓、重点抓。各乡镇和部门要成立主要负责人牵头挂帅的环境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专门人员,专门从事环境建设的统一规划、协调组织和督查考核等工作。要将全县环境建设的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递,确保责任到人、压力靠身。城管、交通、公安、建设、工商、环保、爱卫办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勇当环境建设主力军。要统筹调整县城区路段责任单位,明确新建道路的责任主体,保证城区环境建设责任全覆盖。工业园区和化工园区内的环境建设工作分别由两大园区管委会负责。新安镇要统筹安排县城区和农村部分的环境建设工作。各乡镇要围绕城管城乡统筹和建立垃圾收运体系,抓紧工作,尽快突破。
    2、要狠抓工程建设。垃圾收运、处理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工程是做好城乡环境建设的必要载体和条件,必须加快建设和完善。要在加大政府投入和市场运作的同时,积极向上跑动,争取上级扶持。目前,省建设厅正在联合省财政厅制定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以奖代补”办法,将对苏中、苏北地区的区域供水管网、污水收集、垃圾填埋场、县城压缩式垃圾中转站等建设项目进行奖励。县建设、城管和财政部门要抢抓机遇,全力做好有关项目的报批和争取工作。
    3、要狠抓创建活动。各种环境建设创建活动既是上级政府和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也是我们抓住机遇、提升环境的内在要求,一定要抓紧抓好。今年,要重点开展省城管创优活动、创建市容管理示范路活动、创建物管示范小区和城管示范社区活动、创建亮化示范路活动等创建活动。通过这些创建活动的成功开展,不断提升我县城乡形象,打造我县环境建设亮点,捌立我县环境建设品牌。与此同时,继续开展迎“五一”、迎国庆、迎元旦和迎新春等主题活动,不断掀起全县城乡环境建设高潮,使城乡环境建设常抓不懈、务求实效。
    4、要狠抓督促检查。把督促检查作为推进工作、抓好落实的重要手段,全方位、全时段、大力度督查,及时通报交流,推进整改。县环境办要设立县城和农村两个督导组,分别负责县城和乡镇环境建设的督查和指导,实行“日查、周记、旬通报”的督查制度,通过“两台一讯一报”等平台,及时报道环境建设动态,表彰先进,鞭策落后,推进工作。
 
 二○○七年三月二十四日
 
 
 
 
 
 
 
 
 
 
 
 
 
 
 
 
 
 
主题词: 城乡建设 环境意见 通知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
      县法院,县检察院,县人武部。
灌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7年3月24日印发
                                                              共印:200份